[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简介] 由 [招商人@ZSR(www.cnzsr.com)]小编精心整理分享,供您参阅(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)!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!本文所属栏目 [陕西]-[招商载体],内容来源于 [泾阳县人民政府网],作者 [不详],转载请记得注明!
泾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腹地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,素有关中“白菜心”之美称。全县辖12个镇、1个街道办、213个行政村,总面积780平方公里,人口53万。2017年4月,4个镇、1个街道办、80个行政村托管移交西咸新区;2021年6月,1个街道办交回泾阳管理。现管辖8个镇、1个街道办,148个行政村,面积606平方公里,人口约40万。
区位优势明显。县城距西安市40公里、咸阳市28公里、西安北客站20公里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0公里,咸旬高速、西咸北环线、包茂高速、新西铜高速等4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设有9个高速出入口;咸铜铁路和关中环线、211国道、208省道等交通网络纵横交错。
自然资源丰富。气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境内有泾河、冶峪河、清峪河3条过境河流,年入境客水19.8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8306万立方米,水质良好。石灰石、砂石、耐火粘土、高岭土、大理石等矿产质优量大,石灰石储量600亿立方米,占全市储量的一半以上。
文物古迹荟萃。自战国晚期设县以来,已有2200多年历史,是陕西省36个文物大县之一。县境内有国家测量测绘的基准点—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、全省首个“世界灌溉工程遗产”——郑国渠、全国最高古砖塔——崇文塔、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——安吴青训班,是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和八路军改编所在地,中共陕西省委曾设立于此。
地理位置
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,泾河下游。县境介于东经108°29′40″—108°58′23″,北纬34°26′37″—34°44′57″。东与三原、高陵区交界,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,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,北依北仲山、嵯峨山与淳化、三原县毗邻。县城位于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,咸阳市北偏东28公里, 距首都北京1290公里。
面积
全县南北宽27公里,东西长37公里,总面积780平方公里,有耕地67万亩,人均1.35亩。
气候
泾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冷暖、干湿分明.年平均气温13℃,冬季(1月)最冷为-20.8℃,夏季最热(7月)为41.4℃。年均降水量548.7毫米,最多降水量829.7毫米,最少为349.2毫米。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195.2小时,最多(8月)为241.6小时,最少(2月)为146.2小时。无霜期年均213天。
地质地貌
泾阳县位于渭河地堑北缘中段,岐山至富平断裂带两侧。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。东西长37公里、南北宽27公里,海拔最高1614米,最低361米,垂直高差1253米。境内北部和西北部系嵯峨山、北仲山、西凤山及黄土台塬。山区面积 97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12.4%。中部为冲洪积平原,自西向东逐渐展宽降低,大部分海拔400米左右,地势平坦,面积503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64.5%。南部为黄土台塬,位于泾河以南,塬面开阔,海拔为430—500米,面积180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23.1%。
矿产资源
境内矿产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,有石灰石、粘土、铁矿、大理岩矿、白云岩矿、石英砂岩矿和泾河沿岸的沙砾石矿,其中石灰石、藏量最为丰富,发展前景广阔。现已探明储量599亿立方米,大理石岩矿总储量为52万吨、耐火粘土总储量为242.68万吨,且易开采,发展前景广阔。
水资源
全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。地表水资源总量19.2328亿立方米,主要由三条过境河流供给。泾河自王桥镇谢家沟入境,张家山出谷,东南流至桃园村附近出境。县内河长77公里,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。年平均径流量18.67亿立方米。张家山谷口建有著名的泾惠渠引水枢纽,是该县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。冶峪河系渭河二级支流,口镇三王沟入境,口镇出谷,东注清河。县内河长27.3公里,流域面积45.7平方公里,年平均径流量1539万立方米。清峪河为该县与三原县的界河,接界段长16公里,年平均径流量0.63亿立方米,境内流域面积100.5平方公里。地下水资源年均8306万立方米,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25.8%。
土壤
泾阳县普查耕地土壤,将土壤划分为黄土、红土、沼泽土、褐土、岩石、砾石、垆土、潮土、淤土9个土类、17个亚类、37个土属、81个土种
森林 植被
泾阳县森林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营造了部分人工林,天然林稀少。至1989年,北仲、嵯峨山区有人工林7193亩,天然次生灌木林39802亩。灌木林主要有黄刺玫、连翘、麻叶绣球、紫丁香、六道木、枸杞子、酸枣等。荒山荒沟的阴坡,多为杂草灌木所覆盖,覆盖度70%—90%;阳坡及梁峁顶部主要为草本植物,有白草、黄菅草、本氏羽茅、茵陈蒿、长茅草等,覆盖度40%—50%,灌木以酸枣居多。
森林
一、林木种类
可分为防护林、用材林和经济林三类,主要树种有刺槐、油松、泡桐、杨树、椿树、榆树、苹果、梨、桃、柿子、杏、枣、葡萄、核桃等。
二、林木分布
以刺槐、油松、杨树、泡桐为主的用材林,主要分布于北仲山林场,泾河流域亦有一部分,总面积9250亩,林木蓄积量169734.9立方米。
此外,经济林50860亩。其中苹果、葡萄、柿子主要分布于白王、兴隆、口镇、蒋路、龙泉、桥底、王桥等乡镇;红枣主要分布于太平乡;梨主要分布于泾河沿岸的一些乡镇;杏主要分布于龙泉、口镇和太平等乡镇;桃树全县20个乡镇均有分布;核桃、山杏、花椒等树种,集中分布于北仲山林场和北塬五乡镇。
三、珍稀古树
泾阳县系古老的农业区,历史上生长的古稀树种有:松、柏、槐、楸、桐、柘、柳、竹、皂角、白杨、青杨等。
植被
农业植被
农业植被主要指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,它们是在长期农业垦殖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植被。
(一)粮食作物
主要粮食作物可分为谷类、豆类、薯类三小类。
谷类有小麦、大麦、玉米、糜、谷和荞麦。
豆类有大豆、豌豆、扁豆、绿豆、红豆、菜豆等。
薯类有马铃薯、甘薯。
(二)主要经济作物
经济作物分纤维、油料、药材、蔬菜、其他等五小类。
纤维作物有大麻、棉花;油料作物有油菜、芝麻、芥子、向日葵;蔬菜作物有萝卜、白菜、菠菜、甘兰、葱、韭、蒜、黄瓜、蕃茄、辣椒、芹菜、芫荽等。另外还有经济林木,如苹果、梨、桃等,以及烟草、花卉等。
二、灌木草本植被
天然灌木草本植被主要分布在荒山荒沟的阴坡和梁峁的顶部,覆盖度大约为40 %—90%。主要灌木有酸枣、黄刺玫、六道木等,草本植物以白草、黄菅草、茵陈蒿为主。
灌木草本植物中,有不少具有药用价值,故药材资源丰富,种类多,分布广,已识别的有120余种,其中常用药材50余种。根据药物分类,大体可分为八大类146种,即根茎类、子实类、草类、花叶类、树皮类、藤本树脂类、菌类、动物类等。主要品种有防风、黄芩、柴胡、苍术、板蓝根、党参、远志、蒲公英、茵陈、丹参、香附、黄芪、南沙参、麦冬、白勺、车前子、牵牛子等。家种药材主要有苡米、故子、沙参、荆芥、山药、蒺藜、生地等。木本药材主要有山芋、杜仲、槐米等。
动物
动物资源较为丰富。家养畜禽有牛、驴、马、骡、猪、狗、羊、兔、鸡、鸭、鹅、鹌鹑、蜂、水貂等十四种,两栖爬行动物五种,其中毛皮动物十种,肉用动物十余种,药用动物近十种。
一、兽类
主要有黄牛、奶牛、马、驴、骡、猪、绵羊、奶山羊、兔、黄鼠、狗獾、狐狸、狼等,其中黄牛、奶牛、马、驴、骡、猪、绵羊、奶山羊属家养动物,兔、黄鼠、狗獾、狐狸、狼属野生动物。
二、禽类
禽类动物数量大,种类多。家禽类有鸡、鸭、鹅、鹌鹑等;野生禽类有绿头鸭、潜鸭、大雁、石鸡、画眉、环颈雉等鸟类。
三、虫类
种类繁多,仅农田害虫及其天敌就有147种,隶属2纲42种。
四、水生类
天然水域生长的有鲤科的鲤鱼、鲫鱼、餐条、麦穗鱼、马口;鳅科的泥鳅、花鳅;合鳃科的黄鳝等淡水鱼类及鳖、螃蟹等。
人工养殖的有鲢鱼、鳙鱼、草鱼、团头鲂、黄河鲤、鲫鱼等